第二十三章 投产(2 / 3)

水稻与小麦各自获得了2000平米的种植面积。这两种作物可以采取双层种植法最大化的利用空间,那便是各自4000平米的种植面积了。

一年4轮,一轮种植,小麦可以产出大约3.5吨左右,4轮便是14吨。水稻一轮可以产出大约5吨,一年就是20吨。

有了这一年34吨——减去大约4吨的损耗或者意外、病害等影响,也有30吨。小麦磨成面粉,水稻变成大米各有大约3成的损耗,最终收获到的面粉与大米总量,便是21吨。

以一名成年人在副食品充足的情况之下,日均消耗主粮0.5公斤的水平来算,这21吨的年产量,足以供应120名成年人食用了。更何况,那三成的损耗,也即麸子、米糠等——约9吨的重量,并不是直接被扔掉,它们同样是优良的饲料,喂给牲口吃也是会变成肉的,同样会变成人类食谱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二号种植车间之中大米与小麦的种植,会大大减缓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压力。以现在的人口增长速度来算,至少在30年内,赵长星无需再去担心粮食不足的问题。

青储玉米、水稻、小麦这三种作物的种植,占去了二号种植基地7000平米的面积。还剩下2200平米的面积可供利用。

蔬菜肯定是不会考虑的了,一号基地里蔬菜种植区产出的蔬菜就已经足够食用。毕竟这玩意儿产量高,占地小,生长快。在当前阶段,吃不完的蔬菜都是直接拿去给牲畜当饲料用的。

在这些面积之中,200平米的面积被划分出来,打算种植各种果树,譬如苹果,梨子,葡萄,香蕉之类,丰富一下人们的食谱。另有1000平米用来种植大豆,年产量约有4吨左右的样子。

还剩下最后的1000平米,则用来种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譬如棉花,花生,油菜,芝麻,油葵,甜菜,甘蔗之类。

也有人提出建议,认为应该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用来发展轻工业,尤其是棉纺业。毕竟,火种号飞船之中并没有携带太多的衣服、被服等物资,这些东西都要自己生产。并且现阶段,就算让新出生的孩子们捡哥哥姐姐们穿过的旧衣服来穿,衣服数量也快不够了。

成年人们普遍只有两套衣服,都已经穿的很旧了。人们十分期待能有几件新衣服穿。

但这个请求,被赵长星残酷的拒绝了。他认为,在所有人类活动区域都有足够的温控设施的前提之下,衣物的保暖功能是没有需求的。那么就只剩下了美观与遮体功能。这两项功能,旧衣服也能将就,实在没有必要在现阶段就浪费宝贵的种植面积。

就算此刻种的这么一点棉花,也不是用来做衣服的,而是要拿去做工业用途。

这让不管第一代的青年们还是第二代的少年们,甚至第三代的孩子们都闷闷不乐。没办法,赵长星只得保证,在未来一有条件就立刻建造三号种植基地,大批量的种植棉花发展轻工业,才让人们勉强接受。

二号种植基地的内部建设已经轰轰烈烈的展开。高达一万平米的面积,如果让赵长星自己来做,没有个好几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帮手的加入,令这个时间缩短到了原来的几分之一。

仅仅一年时间而已,内部建设就已经初具雏形。而这时候,第二批人类也已经成年,到了可以投入工作之中的时候了。

赵长星与第一代人类共同迎接他们来到了一号基地,并分配了自己的房间。到此,一号基地之中的20个房间全被占满,甚至还多了一人没有地方居住。

有许多人主动提出,让自己去休闲娱乐区,或者工业区随便找个地方将就,专门腾出一间房子给赵长星居住,但被赵长星坚决拒绝。他认为,身为所有人之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也是此刻所有人类事实上的“领袖”,他有义务起到表率作用。于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