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外戚之祸甚于外敌?(2 / 4)

所以,这次分封诸将和功臣,他们坚决拿掉了韩庭。

外戚子弟,封中下爵,封中下勋,甚至国家养着,令之一世荣华都可。

授之重权,绝对不可。

王霖本来是想让韩庭留在自己身边,北伐时参赞军机,为他意欲将设立的军机处军机辅臣之一。

李纲知道这是王霖为加强皇权制衡政事堂的特别机构,暂时是为开疆辟土和皇帝亲征设立的临时机构,但日后肯定会固化为常设机构。

目前已经被圈定军机处诸大臣的人选,有张浚,马扩,刘琦,岳飞等,相对于上述人选,韩庭的干才也不弱。

可他却是皇后之兄。

当今韩家这一代的顶梁柱。

王霖叹息一声:“诸位,朕与诸位打个商量,可否让韩庭临时入职,待北伐后再予免之?”

黄岐善单臂晃荡,凛然道:“陛下,当朝国舅,若再拥立军功显赫,即便是陛下,将来也定难以挟制。况,危难时用之,功成时罢之,实非明君所为,臣以为不妥。”

王霖苦笑:“黄相,人才难得哦。”

“陛下,天下之才如过江之鲫,无不都是陛下之臣。

臣以为,多一个韩家子不多,少一个韩家子不少。

陛下用韩家子,纵然得一时之臂助,但若从长远计,为家国社稷计,后患甚于臂助。”

王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他明白,无论他怎么说,李纲这些人都不会松口的。

最深层的,他们是担心王霖未来会培养韩庭入政事堂的。

外戚岂能为阁相?

王霖思量了半天,决定就换种方式:“诸位相公,既然韩庭不可入军机,不可任重器,可否加爵位勋职,以闲散侯爵之身在朕身边听用?”

王霖这是要给韩嫣一个面子了。

他此番开国,分封“自己人”,麾下封了一大推公侯伯爵什么的,若是单单将韩家人挑出来,他怎么去面对自己的发妻?

然而没想到,李纲的反应更激烈起来:“陛下开国,分封诸将,为历朝历代惯例。

花荣等军中诸将随陛下南征北战,为朝廷立下不朽军功,所以,即便陛下分封了一批公侯爵位,臣等都以为善,天下人也能信服。

但韩家子有何大功于社稷?

岂能因他为后族外戚,骤而封侯?”

王霖被反驳得无言以对。

韩庭的确没有军功。

他以翰林词臣之身去了大元帅府,本身就是王霖的安排,时间也不太长。

与花荣等封公侯相比,韩庭封侯确实没什么说服力的。

王霖静静坐在那,环视站在自己身前的几名阁臣。

他长叹一声,终于明白,做皇帝和做权臣是截然不同的。

他当燕王时,可以肆意安排自己的人手,但当了皇帝之后,就不得不要面临诸多顾忌,考虑方方面面的政治因素……皇帝这个宝座,坐起来其实颇无趣的。

当然,他此番可以利用强权强行压制,将韩庭扶植起来。

但结果……却定将会是政事堂阁臣团队与他这个皇帝离心离德。

因为从公的角度而言,李纲他们是没有错的,也无半点私心,纯属为皇权稳固考虑。

而眼前这几个人,也当真是很不容易的。

李纲白发苍首,病体缠身,体力精力透支消耗了本就不多的生命力,吴敏也差不多。

郭志舜虽圆滑些,但在勤政方面也绝不差。说起来,也是个为了工作舍生忘死的劳模。

至于黄岐善,为国不惧生死,忠肝义胆,两袖清风,铮铮气节,属于文天祥之类的人物。

新生的大燕皇朝能有这些人才效命,实在是他的福气。

王霖岂能与他们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