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三国 第七十章 咸驩(5)(2 / 3)

寻戏三国 鼎宗显义 3243 字 2022-08-11

邑军的进攻,所以黄寻决定将投降的那批林邑军降卒交给冷全统领。这样冷全的本部军三百人加上这批降卒就有千人左右了,该成立一个新营了。黄寻思考之后以这次大捷为由,为冷全的新营取名为“飞捷营”。取飞奏捷报之意,希望日后军队战战奏捷。

冷全得知自己成为一营统领,对黄寻信任自己大为感激。想自己不过是桓家一家将出身,投降黄寻时也只是被逼无奈时的选择。但没想到黄寻经过这一次大战就将收纳的数百降卒交给自己统领,让自己别立一营。冷全心里十分感动,遂决定此生奉黄寻为主,誓死相随。

黄寻接着让李开将郑通带来,告诉郑通现在你们归属于冷全统领之事,并有营号为飞捷营,让郑通好好配合冷全管领自己的兄弟们。

郑通得知黄寻为自己这些降卒竟然重新设立了一个军营的番号,作为捕头出身的郑通知道这下自己兄弟们别想回家乡了,只得跟着黄寻干到底。但是人在屋檐下,郑通只得接受。黄寻见郑通有些不甘,知道其还想离开这里回乡。但黄寻相信以冷全的手段必能压服这批降卒,让他们老老实实为其所用。

黄寻接着命士卒们开始收拾营帐,将蓄水的的水坝拆毁,水塘里的水牵引出来,尽量将此地的生态回复到原来的样子。然后带领全军返回到吕光的大营里。

区合带着残兵败卒一路朝着咸驩城下大营溃逃,幸好黄寻军见好就收,没有追击,不然区合连这仅有的一点败卒也保不住。回到大营后,桓冲和士祗见区合一脸狼狈之相,急忙前来探问。

区合看了阿黎一眼,叹道:“吴军在中谅山中截断水源,欲断渴我军。我率军与吴军激战数仗,奈何手下没有饮水,体力不济,士气渐衰,终被吴军所破。我率军这才回返”。

士祗听区合被吴军击败了,心想这可是趁机打击桓发的好机会,谁叫是你的奴才出的主意呢

。想到这里,士祗说道:“相国大人,阿黎言在中谅山招纳僚人,可破吴军。而今吴军却反而潜去中谅山对付相国大人。依我看此次责任该让阿黎承担,明日就让他率领普罗难那的族兵决死冲阵,以赎其罪”。

听到士祗要阿黎去送死,桓发当即出言说道:“相国大人,阿黎虽是献此计者,但我身为大营留守,相国大人出征之前,交代我千万不要跟我吴军接战。所以这些日子我谨遵相国大人之命,严防死守,从未出大营一步。吴军分兵而去中谅山,我军毫不知情。相国大人还请饶恕阿黎,我在此拜求了”。说完桓发就对着区合下跪磕头。

区合见桓发为阿黎求情,想到自己出征之前的确是这么交代的。吴军前来中谅山,确也怪不了阿黎,谁能想到吴军本就兵少,还会冒险分兵去中谅山呢。

想到这里,区合扶起了桓发,说道:“此事就算了,实在是吴军统领太过奋身舍命,让我军意想不到。好了此事不要再提,说说接下来我军怎么办吧”。

这时士祗见区合揭过了此事,也知道再提这事就惹所有人不痛快了。脑里转了转,说道:“相国大人,我军连日攻咸驩不下,吴军援军又奈何不了。不如就退回日南郡,不要咸驩也罢。反正此次出兵相国大人已经打下了日南郡。回国之后一样是大功”。

听到士祗说要撤退,区合说道:“这却不忙,我军虽无法击败吴军,但我军围咸驩已有四十余日。吴军亦只能扎营与我对峙,不敢主动来攻。我军就转攻为守,以大营为依托,围咸驩不攻。到时咸驩城中无粮,我倒要看看吴军急不急。到时我军守大营,吴军来攻。我军就有胜机了”。

桓发急忙说道:“相国大人好计,如此我军守,而吴军攻,就犹如磐石之于孵卵矣。吴军以卵击石,岂能不败乎”?

区合喜道:“没错,正是此理”。

士祗见桓发又接过了话头,说了一段让区合高兴地话,心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