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紧急 (一)(2 / 2)

成结了。

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没银子可不成啊!

庆安帝沉声问:“现在户部的存银还可支应多久?”

户部尚书定定心神答道:“回皇上,户部的存银最多支应一个月。接下来,就得等夏粮赋税了。”

粮赋税收,是国库的重要来源。一般每年有两次,一次在五月,一次在十一月。现在正月还没过,国库的银子只能支应到二月。还有三个月的饥荒该怎么办?

庆安帝很快做出决断:“朕现在就下旨,令内务府将所有存银送去国库。”

内务府的银子,用来支应宫中一切用度,说是天子的私人库房也不为过。现在庆安帝将私房银子往外拿,着实令人动容。

户部尚书一脸感激感动,拱手谢恩:“臣谢过皇上。”

袁皇后知道此事后,自是全力赞成。

她不是奢华无度之人。而且,后宫里主子就这么几个,太妃们都在养老,花用不了多少。内务府这些年存余的银子颇多,这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再者,边军主将是她嫡亲的兄长,她岂有不支持之理。

内务府总管太监接了天子口谕后,立刻忙碌起来。召集内务府众人清算账目,不出五日,就将三百万两银子送去国库。极大地缓解了户部压力。

宫中用度也随之缩减。袁皇后带头减了三成用度,太子妃减了四成。太妃们只减了两成用度。

赵王进宫探望田淑太妃。闭宫养病一年的田淑太妃,如今头发全白,脸孔瘦削,额头眼角满是皱纹,牙齿也掉了大半。

美人迟暮,没有了半点风韵,和普通的病弱老妪也没什么两样。

田淑太妃一见儿子,少不得要哭一场:“听说边关接连打败仗,关外那些个蛮人结盟,骑兵足有十万。那么危险的地方,你怎么就让世子去了?万一有个好歹,可怎么办。还是快些写信,让他回来吧!什么军功,咱们都不要了。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

赵王面色阴霾,眉头紧皱:“我也没料到战局会这般凶险。”

早知道这样,他根本不会让赵王世子去沾这份“军功”。

田淑太妃慌乱地扯住赵王衣袖:“你现在就写信,让世子回来。”

赵王长叹一声:“现在已经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