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背景下,种师道亲率十几万大军驻扎在帮源洞的前面,辛兴宗则率十几万大军驻扎在帮源洞的后面。
待一切都准备好了以后,辛兴宗部首先向帮源洞的箭门岭发起进攻。
箭门岭是帮源洞的西侧门户,一旦被宋军打开,方腊义军被剿灭可能就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了。
因此,方腊亲率几万摩尼教的精锐,在这里堵击宋军。
仗着箭门岭这里易守难攻,方腊义军在十余日内一连打退了宋军的上百次进攻。
箭门岭的南面山腰上隐蔽着一条小道,这是进出帮源的要道,名叫南山口。
南山口被茂竹丛林覆盖着,十分隐蔽,不熟悉这里地形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
后来,宋军捉了几个从山上逃下去的方腊义军的叛徒。
由于有这些叛徒作向导,辛兴宗部从小道迂回进入南山口,连夜架起铁火炮,发动了进攻。
铁火炮一发接一发,只炸得南山口土飞石扬,烟雾弥漫。
在铁火炮的掩护下,杨可世率领一支西军勐扑过去。
方腊在部署兵力的时候,认为南山口隐蔽,宋军不会从这里进攻,所以只派了少量的兵力把守。
在宋军的铁火炮轰击的时候,方腊义军的精锐毫不退缩,他们边吟颂着圣歌,边凭险抵抗,与宋军展开了一场激战。
双方在这里一直激战到了深夜,摩尼教的教主、方腊的军师汪公老佛在这一战中战死了,方腊本人也杀得马没了宝剑也丢了。
方腊义军的精锐在此战当中死伤不计其数。
同样的,宋军在这一战当中,也没少死人。
双方的鲜血将这箭门岭都染成了血红色。
后来,宋军不断增援,方腊义军不得不放弃箭门岭。
宋军且战且进,鸣镝纵火,拼命的压缩方腊义军的生存空间。
与此同时,种师道也击败了包康、方七佛等人的防线,率大军从帮源洞的东面攻入帮源洞。
被围困在帮源洞中的方腊义军,不得不困兽犹斗跟宋军展开血战。
宋军见方腊义军太过顽强,杀伤了他们大量的将士,便边杀、边漫山遍野的纵火焚烧,压缩方腊义军的战略空间。
双方从清早战至黑夜,从黑夜又战至天明。
经过数日苦战,方腊义军仅剩下七万多人。
这七万多人在包康、方七佛、管孙众、方世宗等人的率领下,继续跟宋军且战且退,寻找突围的机会。
而方腊一家和少数方腊义军则因为混乱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
这一日,包康等人且战且退来到了帮源洞的北侧。
——这里有一条可以下山的小道。
谁想,包康他们刚到这里,就冲出来了一支由一两千人组成的宋军。
见此,包康他们哪里还能不知道,宋军在这里也有埋伏?
方七佛长叹:“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等,非战之罪也!”,然后就准备与这支宋军血战。
可就在双方要动手之际,宋军中为首的那员四十多岁的将领突然开口:“且慢。”
“?”
正准备交手的两方人全都愣住了,不明白这人要干什么?
这种要命的时候,这人也不可能卖关子,他开门见山的问:“你等之中可有方圣公?”
见此人要找方腊,包康他们全都没有说话。
这人知道,包康他们不说话,是因为包康他们不信任自己,所以他自我介绍道:“小可济州宋江,此前同方圣公相若,也曾率领一众好汉于梁山泺起义,不久前因战败不得不暂且受赵宋招安避祸也。”
听了宋江的自我介绍,包康的眼睛就是一亮:“你是宋公明?!”
很显然,包康听说过宋江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