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功高的崔氏的无情,而且下了一道令人震惊的圣旨:崔贵妃无德,即日废为庶人,打入冷宫。
还一直都没有将崔氏复妃。
这其实就太过了。
李存听崔氏说,她这一路走过来,并不容易。
她出身十分贫寒,是被父母亲卖入宫中的。
幸好,她长得十分明艳动人吸引了赵佶,肚子也争气,接连为赵佶生下了六个孩子,成为为赵佶生下孩子最多的女人,才一步一步升为德妃,最后在政和六年时升为贵妃。
然而,崔氏给赵佶生下这么多孩子,地位又如此之高,显然也是宠妃,但就因为安妃去世时,崔氏的表现差了一点,就激起了赵佶的不理智行为,做出如此绝情的决定。
即便是过去了这么多年,赵佶依然没有改变心意,甚至逐渐忘记了与崔氏往日的恩爱,忘记了崔氏当年的好,让崔氏一直住在冷宫之中。
当皇帝的,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冷宫对于一个宫中的女人尤其是曾经有过辉煌的宫中女人意味着什么。
别的先不说。
只说,要不是赵佶将崔氏打入冷宫,张邦昌敢打将崔氏和崔氏都未成年的女儿赵串珠送给李存的主意吗?
所以说,崔氏真的很可怜。
不过李存并没有过多的安慰崔氏,女人也不少的他,实在没有这个时间和心情,他只是对崔氏承诺:“只要是赵氏之女,朕皆会帮其安养之,你已无忧矣。”
……
对于赵宋王朝撕毁和约派兵来袭自己的大营一事,李存并没有轻易放过赵桓君臣。
在赵桓君臣的不懈努力之下,最后李存将战争赔款提到了:一千万两黄金,一亿万两白银,牛马各两万匹,表缎两百万匹。
换而言之,李存借此机会,将战争赔款给赵宋王朝翻了整整一倍。
李存如此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要是李存不趁此机会狠狠敲诈赵宋王朝一笔,赵桓君臣肯定会多想,进而没准会坏了李存放长线钓大鱼的大计。
所以,这个竹杠,李存必须得狠狠的敲赵宋王朝。
对于李存敲赵宋王朝的竹杠,以李邦彦为首的一众主和的赵宋王朝的大臣,不以为忧,反以为喜。
因为李存多要战争赔款,给了李邦彦他们这些主和的赵宋王朝的大臣创造了一个打败主战的赵宋王朝的大臣的契机,他们借此机会,将一直反对议和的种师道给赶下台去,还重创了军方势力,保住了他们赵宋王朝文贵武贱的传统。
阴谋得逞了之后,李邦彦等主和的赵宋王朝的大臣,兴致勃勃地在都堂里喝酒,公开庆祝他们这些文人所取得的重大胜利。
然而,赵宋王朝中的一些忠直有识之士,不仅对于种师道的遭遇感到同情,也对于李邦彦他们的做法也感到忧心忡忡。
很快,开封府仪曹孟钺就顶住压力上奏,请求恢复种师道的宣抚使之职。
他在奏疏中说:
“臣闻老将种师道,推孤忠自许之诚,首决天下之大事。蒙陛下处以股肱之任,虽愚懵无知之人,亦皆鼓舞欣忙,况忠直有识之士哉!今日忽闻种师道缘用兵少挫,已蒙加罪,以常情论之,固当如此;以大事论之,则臣别有愚见……”
紧接着,种师道被罢免一事,便在太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不久之后,陈东又率领数百个太学生,来到宣德门上书,请求罢免李邦彦,重新启用种师道。
陈东在奏疏上说:
“臣等闻任贤勿贰,去邪勿疑者,社稷之主也。奋不顾身,死生以之者,社稷之臣也。妒贤嫉善,妨功害能者,社稷之贼也。
恭惟皇帝陛下,聪明英睿,独智旁烛,贤邪之分,辰衷默判,天下戴以为社稷之主。
而在廷之臣,奋不顾身,以任天下之重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