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不是为了那二两葡萄干(求月票!)(3 / 4)

干宋 任鸟飞 4904 字 8个月前

了伏笔。

毕竟,有人就是不认命,有人就是贪婪希望获得更好、甚至是更多的封地,还有人纯粹就是有大一统的野心。

对此,李存心里跟明镜似的。

已经有太多太多太多的实例证明过,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这么说吧,从周武王分封天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几乎是分封制最后必然的结果。

李存在大乾王朝本土以外的地方搞得分封制,最后估计也跑不了这样的宿命。

当然,由于李存分封的诸侯国远比周武王分封得多,分封的疆域也远不是周朝可以比的,所以,李存最后分封出去的诸侯国统一成一个国家不太可能,最大的可能是最后它们合并成几十个或者是几百个大小不一的国家。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少不了兄弟反目、骨肉相残的事情发生。

对于这个必然的结果,李存看得很透彻。

在李存活着的时候,肯定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也就是,不管是谁,在李存还活着的时候,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谁都不许更改李存定下的分封结果,让李存闹心,否则,谁要是敢不听话,李存就亲自出手灭谁。

而到了李存死以后,那李存只能是哪管它洪水滔天。

如果那时李存还泉下有知的话,最多也就是希望,肉能一直烂在锅里就好。

……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初,也就是在李存御驾亲征的半个月前。

岳飞、吴玠、韩世忠、赵立、李彦仙等将就已经率领远征军兵出玉门关进入西域了。

远征军路过的城市的民众,早就听说过大乾王朝横扫整个东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事迹,不敢与之为敌。

其实,他们也不愿意跟乾军打仗,毕竟,西域这里的很多部落都是被迫臣服于高昌回鹘的。

现在来了个能打爆高昌回鹘的大杀神,他们反而更希望借助乾军强大的战斗力将高昌回鹘给推翻。

这样,这些西域的小部族、小势力才有机会重新独立。

换而言之,本质上是高昌回鹘内部没有形成文化上的统一,各个小部落、小势力只是臣服于高昌回鹘的武力,它们之间并没有完成文明的融合。

所以,西域各个小部落、小势力的可汗、酋长听说乾军是去攻打高昌回鹘的,不是来打他们的,不仅不阻拦,还主动给乾军带路,有些甚至死乞白赖地请求加入乾军帮乾军去打高昌回鹘,想要跟着乾军分一勺羹。

——高昌回鹘境内有汉人、突厥、大仲云、小仲云、样磨(即咽面)、葛逻禄、格多(吐蕃的一支)等众多民族,他们之间并不是铁板一块,相反,经常争斗,这也就不怪,有些小部族、小势力愿意投强盛的大乾王朝帮乾军打高昌回鹘了。

这对乾军来说,肯定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大好事。

要知道,西域这里面积极大,地形又复杂多变,若是没有熟悉地形的人作为向导,乾军想要找到高昌回鹘的王成,也就是高昌城,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所以,岳飞等人欣然地收编了这些西域的小部族、小势力,让他们给乾军带路。

回鹘人以高昌城为冬都,北庭城为夏都。

天山以北的回鹘人,多从事游牧,天山以南的回鹘人则从事农业。

多数回鹘人信仰佛教,因此高昌城中有众多佛寺。

早年,高昌回鹘与赵宋王朝和大辽帝国都有密切的交往。

后来,大乾王朝崛起,灭掉了赵宋王朝和大辽帝国以后,尤其是在大乾王朝灭掉西夏和吐蕃以后,高昌回鹘的王毕勒哥,曾多次派使团带着大批珍贵物品到大乾王朝的都城朝见和贡献。

李存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前年毕勒哥派遣使臣向李存敬献佛牙、琥珀盏以及琉璃器(玻璃器皿)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