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沙漠经济(3 / 4)

梭梭林、人工甘草等沙漠特色作物种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这是前期投资,等周围的环境稳定下来后,才会继续后续的种植。

后续的种植依然也是以沙漠作物为主,不仅能防风沙,还能固定沙子。除此之外,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等这些完稳定下来后,再去开发一些其他的作物。

“这里的地形算是比较好的一个地方,附近有水资源。我们过来后,跟当地政府谈了投资计划和内容,然后承包了两万亩地,一年租金五十万,租期七十年。”

带着刘畅参观了基地后,基地的负责人跟刘畅介绍起基地的情况。刘畅一做决定后,他就带着人往这边而来寻找基地,还有一部分则是国联系引进沙漠的改造种植技术。

“我们跟几家在沙漠经济作物和治沙方面成就显著的机构和个人引进了一些技术,准备花费一千万左右进行先期的投资,用来改造适宜的环境,包括这些沙漠树林的种植。”

“这些树林成活下来后,接下来就是野生肉苁蓉,锁阳和甘草这些的种植。现在国内在这方面的技术非常成熟,我们引进后直接投入生产就好。”

“除此之外,我们后期还会养一些家禽和牲畜这些,以及一些农业作物。修建一些人工储水池,放养鱼类这些,建立一个能够长期生存可循环的系统,降低各种成本。”

这个负责人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并不怎么愿意过来这边,毕竟沙漠的环境,肯定没那么好,谁都想着在舒服的地方呆着。

但是接触的多了之后,他发现沙漠似乎也没那么可怕。只有有足够的资金砸进去,这些地方产生价值也不难。而且他们这些开发基地的带头人,只要经营好一个基地后,以后就能一直得到好处。

而且一旦真正开始有产出之后,产生的经济效应并不差,这些地方也不是纯粹的完没产出的地方,就看怎么操作了。前期投资大,一旦改造好了,后期就不需要什么成本得到收获,这种投资也不是完么意义。

往后他们会以第一批基地为前进堡垒,继续向沙漠深处扩展,把基地的规模扩大。比起湘南农业在其他地方的投资,这里的前期投资资金很大,但是这里的土地价值很便宜。

“嗯,这些辛苦你们了。以后这里除了作为农业基地之外,还会成为一个个旅游景区,我们不仅靠农业创收,还有旅游增收呢。”

刘畅看了眼基地的规划图,他对这些还算很满意。沙漠里的农业基地,除了农业,还可以搞旅游业。刘畅手上有着大把的资源,只要这里的配套起来后,他就能向外推动基地的旅游经济。

生态种植养殖,循环利用系统,保存的小小沙漠的风景,这些都是旅游经济的一部分,吸引那些喜欢到处走走的人来说,一点也不难。

两万亩的沙漠基地,这么大一片地方。可以做的事情很多,能产生的价值,也远远不是经济作物的那点价值。

还有一点,以后随着房子越建越多,到时农业的重要性就会越来越重要。一个小小的猪瘟,能让猪肉翻上好几番,其他的蔬菜也跟上升,到时自己手上掌握的资源越多,挣的也就越多。

七十年的期限,只要这些基地能够产生价值,往后能挣的就会越来越多。就目前为止,刘畅手中掌握的这种承包的地方不少,这也是资源。

如果运气不好亏本了,那就亏了呗,至少还能绿化这片沙漠。真正的土地投资花费,其实也没多少钱。

而绿色森林计划则是依靠这些基地往里面深入发展,到时还能号召一些人过来参入种树的万人行活动,顺便推一下基地。

“刘总,你什么时候回湘南?市里警局的人找你,说是省里和上面对那个团圆系统很有兴趣,准备往省内和国内面推广。”

在巴丹吉林沙漠地带呆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