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份履历之后十分希望他跟沃伦埃里克一样,为钱可以不顾一切。 然而文豪坦陈“威尔汉姆的希望不大,虽然他现在正赋闲。就算是你刚刚拿到50亿资金的集团公司,想要聘请威尔汉姆,最少也得出任总裁。现在你是初创子公司进行人才引入,虽然看起来非常有前途,但是还是太年轻了,实际上我并没有对这个选项报以希望,没有合适的岗位,董事长都不行。” 楚垣夕心说那你提这个人选干嘛呢?反正我要试试看。 他手中的第三份简历来自一位名叫艾米的女士,她原本是《神秘海域》的剧情设计师,去年《神秘海域》的首席设计师离职之后她也随即离开ea。只不过创业做ar并不成功,也不知道是因为大环境不好还是做的不灵,总之小而美的ceo当了一年,据说在运营和发行方面并不外行。 楚垣夕并不歧视游戏剧情设计师,不过这种资历,特别是刚刚经历过一次失败,使得他心存疑虑。 第四位的履历和前三位完全不同,必须伊丽莎白帮忙解读。此时伊丽莎白已经到了越南芽庄,下一站富国岛,在长途车上给楚垣夕回了一篇详细的解释,而且她听说过这个人。 文豪介绍的第四位也是小姐姐,名叫苏珊贝尔。她并不是游戏行业从业者,甚至不是一个典型的移动互联网运营人,通过伊丽莎白的解读,楚垣夕把她理解为一个米国的“行业网红”。 所谓行业网红,就是不靠普通方式成为网红,而是在一个行业内很有人气,有许多同行粉丝。这种情况其实并不罕见,比如程序猿中就有不少网红攻城狮,前端时间在程序猿群体中被热炒的某网红攻城狮因为面试阿里而diss一位10面试官的口水战,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事件,过程中有大量攻城狮下场给双方助威。 苏珊贝尔的情况也类似,在谷歌、脸书和声破天都有过工作经历,但全都是干不到一年就离职,离职之后立刻在推特上发布激情澎湃的文章把前面一段工作经历进行总结,并且还要进行评分。 这给苏珊带来巨大的话题性和流量,她的评分还不都是diss,有褒有贬,言辞犀利,关键是她离职的公司全都没有跟她撕逼,更增加了她的人气。 楚垣夕总感觉是这些公司比较明智才没有开撕,但一般的网络用户很少这么想的,使得这位小姐姐在米国的运营行业里相当有人气,甚至于有媒体说她从事的不是移动互联网运营,而是创造了一个新的职业,名为“公司体验官”。 这就相当魔幻了,楚垣夕也不知道她是否适合赵杰的使用,更不知道她能干多久,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她产生跨大洋来到国朝找工作的想法,目的何在呢?在米国当网红不滋润嘛? 不过这个人选有个独特的好处,就是不存在前面三个大佬的问题,来了就是员工,绝不会要求副总裁、总裁乃至ceo之类的职级,也不会要求超高薪,如果她的能力处于前三位大佬的平均水准那肯定是值得考虑的。 楚垣夕的职业生涯其实比较短暂,因为他年轻,满打满算参加工作8年,如果把两个世界分叉的经历叠加起来也就再加4年。因此他并没有接触过这种网红员工,但伊丽莎白的提示就很明确了,因为这位苏珊贝尔,她很可能在米国那边已经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了。 这么一说楚垣夕就明白了,这种履历和特点,大公司不愿意召,小公司不愿意去,不是不能去,而是去了跌份,掉粉。因此对方反而是远渡重洋找个外国公司刷刷履历比较有好处。 这就是楚垣夕摆在赵杰案头的四份说明。 赵杰那边实际上已经在搭建海外运营团队了,但是招募的都是具备普通海外运营经验的人才,需要文豪推荐的是这个团队的领军人物,能够在海外运营出对应于《乱世出山》h5推广方案的人。这种领军人物必须对海外的社交网络生存环境和用户调性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不是普通的运营经验。 这半个月的时间赵杰那边虚位以待,楚垣夕把四个人选直接丢给了他,因为最终必须是他去挑选,去和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