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2 / 4)

!不过有些人似乎是太急了!”众人一瞧,却是议郎郑泰郑公业,只不过历史转了个弯,荀攸刺董仅是避祸,自然不会如正史那般拉着郑何二人,郑泰自然就没能出京……

这所谓的“急”就是董卓对吕布的安排——西凉人华雄坐了卫尉这个位子,为了安排并州系,他则是推荐吕布去做太仆这个位子。同样都是秩中两千石,同样都是三公门下,只不过推荐吕布似乎成了一个黑洞,充满了嘲讽脸……

太仆,名声清贵,管的是弼马温的活,也就是掌管国的马匹,有吕布去担任,专业也对口,甚至说还有嘲讽脸的作用,掩护李儒的行动,只不过没料得反对的力量竟然如此之大……事实上,就连李儒也没料到这个局面,因为三公门下就九个位置,华雄占了一个坑,自己占了一个,想染指的有一个,剩下的六个坑自然得费心思选,没料得选一个专业的就是个火药桶一点就着……

这其实还是李儒在官场上经验不足的缘故,也就是说,崛起的太快,没有领路人的缘故。太仆虽然管得活不怎么扎眼,但太仆却是通常由一个名声高贵的人担任,甚至都有三公转太仆,尚书令转太仆的例子(尚书令,少府门下,尚书台实质领导者),你说让一个武夫担任,那不是赤裸裸打那些文官的脸么?

皇甫嵩眯着眼道“急也罢,慢也罢,我看是某人心有些乱了!”皇甫嵩说完最后一个字,仿佛酣睡的雄狮醒了一般,眼神猛地迸出一道精光,扫视场。王允笑道“义真不让当年!”皇甫嵩哼了一声,朱儁被赶到了荆州,他要是再示弱,恐怕整个朝堂就要忽略了长安的将门了……

王允道“若不然,将义真推向太仆之位?”“此事万万不可!”士孙瑞有些歉意的看了皇甫嵩一眼,道“义真素为……所忌,此事不可莽撞!”郑泰拍手道“若不然就坐视那武夫登台?可惜了张太仆……”士孙瑞哼了一声,道“乱世中明哲保身,再说,用太仆之位换三公,虽然亏了些,不过能安然致仕,倒也无妨!”士孙瑞说的安然致仕则是在“未来”本年末发生的事儿,这也是董卓玩的潜规则,毕竟如今的朝堂可不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尤其是大官,从这点看有点恐怖统治的意思……

皇甫嵩眼神一紧,道“昔日廉颇七十尚能饭,嵩不过刚知天命罢了!”士孙瑞黯然不语,退回席内,王允看了看皇甫嵩,脸上不自觉的起了一丝笑意,道“义真有此志,允自当尽力!可惜太尉不在此!”太尉者,周忠也,不过也是老好人一个,只不过周忠也算是有些号召力……

赵温冷笑一声道“不光是太尉,就连赋闲在家的文先也闭门不出!哼!真是好算计!”这话说完,赵温就看到郑泰斜眼瞅他,心中暗骂一声袁家走狗!文先也就是杨彪的字,不过杨彪与袁术有亲……至于说算计,则是最近朝堂上一直有一个呼声,那就是让杨彪复起,从这里就能看出弘农杨家的底蕴……赵温,成都人,和蔡邕同为侍中,被封为江南亭侯,虽然是个侯,不过一个亭字,也就注定了这所谓的食禄实际上并不多……淳于嘉冷眼看着赵温不说话,西川士族和关陇士族不和,这是个历史中的老大难了,再加上赵温本人也有这个底气说这话,只好当耳旁风……

王允叹了一声,道“子柔,今日不谈文先!”赵温点了点头,子柔是他的字,拿起爵饮了一口,叹道“这酒不错!”王允一愣,随后道“河内刘氏之酒,子柔要想多喝,允这里可没有!”赵温“嗯”了一声,奇道“刘氏?”士孙瑞笑道“定然是子师托了义女的福!”赵温脸色一变,道“是那刘启?”

王允点了头,道“总算那竖子还有些心!”赵温笑了笑,道“那郎君还有些意思,只可惜了……”王允有些惊讶,想不到向来有些眼高于顶的赵温竟然会对一个小郎君说“有意思”,不过随后就将这个想法抛到脑后,如今这个时间段很忙,都是得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