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了一杯白水,水刚倒好,就有一只细细的指根出带有小窝窝的白嫩小手给投了两颗蜜渍青梅进来。
方宴忍不住勾了勾唇角,乐轻悠没多看他一眼,跟着又给二哥、大哥各扔到杯子里两颗,“泡个酸梅既解渴又有香甜味。”
乐峻看了妹妹一眼,却什么都没说,正在这时,走了进来两个客人,一个戴着帷帽的年轻女子搀扶着一个拄着拐杖头发花白的老太太。
“这盐渍青梅的颜色真通透”,那老太太低声说了这么一句,“看着就让人口齿生津。”
年轻女子朝那边看了一眼,随即低下头对老太太道“奶奶,我们先找位置坐好,我再去拿咱们的茶叶去跟人家换几颗。”
老太太点了点头,弯着腰一手撑着拐杖一手扶着孙女,向着乐家的护卫刚让出的一张桌子走去。
年轻女子刚安顿好老太太,就有那边的一个丫鬟拿着个油纸包走了过来。
“这位小姐好”,春和客气地见过礼,把手里的油纸包递上前,“我家小姐送给你们品尝的。”
年轻女子愣了下,继而点头道谢“那就多谢了”。
春和又施一礼,转身回去。
老太太见人家送给这么一大包,侧过身客气地点了点头,等小二送茶上来,就迫不及待地让年轻女子给她泡上几颗。
油纸包刚一打开,老太太就笑了“原来这是蜜渍的,比我老婆子做的那些盐渍的可还好呢。裁裳啊,你什么时候能有这么好的手艺,太奶奶我就享福了。”
帷帽下,年轻女子微微笑了下,也没说话,低着头清洗过杯子,就给老太太把青梅泡上。
老太太看着,还不停地提醒道“多放两颗,要不然没味儿。”
“太奶奶,您今天早上才喝过加了两勺糖的八宝粥,不能再多吃甜的”,年轻女子开口,声音轻柔,如初春晴朗的天空中时而吹过的微风。
正说着,一个五十左右的妇人和男人提着两个鼓囊囊的布兜子走了进来,妇人一进门就道“太老夫人,孙小姐说得对,咱年级大了,不能吃太多甜食。您若是不听话,家里那老夫人知道了,可要作伐子……”
“好好儿的别在我跟前提那个不孝子”,老太太打断了仆妇的话,“我老婆子在老家一住十几年,他倒好,带着老婆孩子在京城享福,半点不说接我回来也舒坦几日。”
那仆妇是个直肠子,当下就要说不是您说乡下住着舒服吗?好在年轻女子插了话,“郑嬷嬷,您也过来坐吧。”
她担心老嬷嬷和太奶奶再说一会儿,会把话题扯到她的婚事时,在家说还没什么,但这是在外面呢。
虽然她并不觉得自己十八了还没个人家有什么的,但也不想在一个歇脚的小饭馆中看到别人同情的目光。
郑嬷嬷和她家男人跟老太太和小姐见了礼,才抱着包袱在桌边坐了,又转头对她男人道“你去跟旁边的客人拼个桌吧,那个包袱也给我拿着”。
男人给了包袱,说道“有什么需要跑腿的,你就叫我。”
两口子你一言我一语地就把事情安排好了,却并不显得逾矩,年轻女子和老太太也没露出不满的意思。
小二这时才又走了过来,见礼后问道“不知老夫人和小姐需不需要点些吃的?”
老夫人说道“我眼花,给我家这个嬷嬷,让她点。”
这一边,乐轻悠不可避免地多注意了两眼这对明显是远道而来的祖孙,也不为别的,那老太太头发可真是又白又稀疏了,走路时撑着拐杖还得弯着腰,看来得有九十多年纪。
乐轻悠在大周可还没见过这么高寿的老人呢,且听那老太太说话时也不太漏风,她想过去请教一下老太太护齿养生之法了。
要知道在这里可没什么做假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