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2 / 4)

的意思,也不多问,笑着低声问道“你还真打算发了豆芽卖啊。”

李氏颠了颠肩上的扁担,说道“我一开始可没那么想,不过被郑氏这么一激,我觉得如果能发了豆芽出来,还真能挣几个零花钱呢。”

田三嫂点点头,“那好,等你做了豆芽出来,我第一个去买。”

郑氏见没人理她,心里气不忿儿,对着旁边的男人就道“秋税也交了,趁现在天还不是很冷,后儿个你就去咱们那镇上找点活儿做,开了春,我还想送咱们家宝根去十几个字呢。识了字,再不济,也能找个轻省又挣钱的活计啊。”

田树不耐烦地连说好几句知道了,郑氏正要发火,前面田树的大嫂回头打了个叉,问她是不是真打算送宝根去识字。

一路走一路说,累了就停下歇会儿,渴了饿了就坐下来喝口水吃个杂面饼子,一直到后半夜,田家村这一行二三十个人队伍才回到村里。

村人们进村后,家家户户也都先先后后地亮起了橘黄色的灯光。

李氏身后跟着山子携着一身寒气进了家门,给他们开了门的大女儿已经拿着照明的火把向厨房去了,还说着“娘,舅舅,屋里有我一直烧着的火,你们先去暖暖,我给你们做碗面疙瘩。”

李氏嘱咐她小心,进了屋,见男人还醒着,小儿子在床里面睡得直打呼,忙过去问男人道“是不是要去茅厕?”

走前她嘱咐了女儿,让她爹小解时女儿给提尿壶过来,又对男人说大的就忍忍,却没想到他们直到这个时候才回来。

李氏真担心把男人给憋坏了。

田六摇了摇头,声音有些哑“不用,这一路上还好吧”,又对山子说“茶壶里有刚烧好的热水,快喝点,暖暖身子。”

山子倒了两杯水,一杯给了二姐,一杯自己端着喝,厨房里传来叮当声,山子想起来刚才外甥女是拿着个火把去的厨房,便问田六道“姐夫,前些日子我娘让我送来的那半斤灯油都用完了?”

紧跟着又道“用完了就跟我说,我想办法弄去,弄火把在屋里总是不安全的。”

田六笑道“灯油还有,孩子不舍得,想放着到要紧的时候用。”

听了这话,山子叹口气,“也别太俭省着,我虽然没多大本事,弄些个吃的用的本事还是有的。”

说话这会儿功夫,田晓妮已经端着一个粗瓷大碗走了进来,李氏忙过去接着,对女儿道“剩下的我去端,你回屋睡去吧。”

田晓妮刚睡了一觉起来,还很精神,没去睡,母亲不让她再去端饭,她就拿来箩筐守着火盆做鞋。

床上的田六看到女儿这么懂事,自己不仅什么都不能做还要拖累家里,无能为力的感觉憋得一个八尺大汉眼眶发红。

李氏见女儿不去睡,便给她也盛了一碗咸疙瘩汤,给丈夫端去一碗时,他却摆手不要。

李氏看了他一眼,也没勉强,吃过饭,外面已经泛起晨光,山子没多留,起身挑了自家的扁担回村去了。

兄弟搁着家里的活儿跑过来帮了一天一夜的忙,李氏想给爹娘稍些吃的,但看了看家徒四壁的境况,到底什么都没说。

送了山子出村,李氏回到家,打了些热水进屋,想在洗脸时跟自家男人说一说豆芽以及在县里见到的事情。

只是她一个字还没说出口呢,就听依靠着墙坐着的田六道“要不,你带着俩孩子改嫁吧。”

“你说什么?”李氏把木盆往桌子上一放,说道“改什么嫁?我们都走了,你一个人喝风吃屁啊。”

田六低下头,声音更加沙哑“我不能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吃这么多苦。”

“这有什么苦的?咱不就是比其他人家困难些吗?”见他这个样子,李氏也没脾气了,走过去在床边坐下,耐心道“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