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心肠?
乐轻悠笑笑,她觉得方宴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但绝对是个好人了,她叫住正要告退的程让,又问了具体情况,这才让他下去。
因为这事打岔,几人的话题就说到了看病上。
崔大娘是靖和县的本地人,深刻地了解县里的医疗情况,说起那些因为治疗延迟、缺钱买不起药而耽误的病例几乎是一条接着一条。
听到有好些孩子都是因为风寒耽误治疗而早夭的,乐轻悠本来因那伤者而救回轻快的心情渐渐沉重下来。
方宴这时说道“忙了好一会儿了,我们歇会儿去。”
崔大娘这才察觉到自己说得太多了,忙停住了这个话题,笑道“我去给大家煮些茶来。”
乐轻悠虽然心情沉重,但还不至于连这个话题提都不想再提,她想了想,对方宴道“开春换季时人容易生病,我们可以根据风寒或是拉肚子的典型症状制一些药丸子,谁家的孩子生病了,都可以免费领药。”
乐峻说道“这个主意好,马上我也要去其他地方巡视,遇见了好大夫,也可以买些药方通过驿站给你们送回来。”
乐轻悠点头,心里却在回忆前世的莲花请瘟胶囊、感冒通、蒙脱石散等家庭常备药的成分,她的记忆力一向很好,尤其是在这一世醒来,记忆力说是过目不忘都不为过,很快就把那些曾在说明书上看过的各种药材分量想了起来。
只是这里面有些药是在现在的手段制不出来的,缺少一味那效果可能就大不相同。
如此,乐轻悠也不敢随意把这些写出来,想了半天,觉得还是得当下的专业大夫来做这件事。
见轻轻一会儿放松一会儿脸现愁容的,方宴忍不住好笑地按了按她的头,“别想了,这事儿我有主意了。”
“什么主意?”乐轻悠好奇。
方宴看她一眼,笑道“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乐峻呵呵“还打什么哑谜。”
午后,方宴叫乐轻悠和他一起在书房按照靖和县药房出售的各种药材价格,做了一个清单表,然后根据这个清单,从县衙银库中拨出了六百两银子。
一直到第二天,方宴才叫来刘捕头,让他亲自过去,将县里大大小小五个药铺的东家和坐堂大夫都请过来。
在这小地方,好些东家本人就兼任了掌柜、坐堂大夫等职,除了两个大药房坐堂大夫是转聘的,其他四个药铺,都是东家就会些把脉、配药的手艺。
于是,最后跟着差役过来的,只有七个人。
两个大药房的东家和坐堂大夫在前,后面的三个药堂的东家惴惴地跟在后面。
刘捕头在书房前停下了脚步,转头看看表面镇定的谢东家、袁东家,又看了看后面连镇定的表情都维持不住的三个小药铺东家,笑道“都自然点儿,咱方大人又不是前面那些个只会找你们要捐的大人。”
这一句话叫五个药铺东家都忍不住摸了摸额头上的虚汗,后面昨儿个才得到方大人免费赠送了一颗百年人参的徐大夫也控制不住发抖,心里知道这位方大人是个好官是一回事儿,拜见时怕不怕就是另一回事了。
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倒让他们更紧张了,刘捕头笑笑,也不再多说,躬身向内禀道“大人,五个药堂大夫和东家均已带到。”
“进来吧”,一道清冷的声音传出,刘捕头转头对在前的也是最年长的谢东家道“谢东家,带着大家进去吧。”
谢家已经好几代都是行医的了,到谢东家这一辈,反而不是学医的料,因此他便用心做大自家的药铺,现在倒更像个生意人了。
谢东家不明显地深吸两口气,调整好面部表情,就领着众人走了进去。
进去拜见过,很快地,知道了县太爷此次召见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