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3 / 4)

众人都问“怎么说?”

村长也是脸上带笑地看着自家大孙子,就听孩子道“因为小姐是千金小姐,而且小姐给咱们培育的这些桔子才那么几颗就卖了十一两五钱银子,以后等咱们的桔子园成了气候,还能不值千金?”

听完了这说法,村长抱起大孙子颠了颠,笑道“好孙子,可要好好读书,要不然咱们的桔子园成了气候咱们也护不住。”

好些有条件的村民,眼看着村子有了赚钱之道,也动了送自家孩子去读书的想法。

高家村正谈论镇上哪家私塾好时,乐轻悠一行人也已经出了蜀州,走上了相对平坦宽阔许多的官道。

出蜀州地界不远,就是一个八角亭,亭角还栽着几颗垂柳,可知这亭子是专为送别亲友时暂留地点而建的。

方宴让光海停下马车,主仆十人先后进了亭中,不一会儿就升起了两个炉子,三个炭盆。

……

吃过午饭,坐车坐得浑身不舒服的乐轻悠还不想回去,又磨蹭着吃了两块花生酥才被方宴牵着手上了车。

就这样,又走走停停地大半个月,他们终于看到了三年前离开的那个宽大的京城西城门。

天空中飘扬着鹅毛大雪,城门外并没有多少人,正掀着窗帘瞧雪景的乐轻悠一眼就看见等在城门口的陈管家。

陈管家是二哥成婚后特地从一众下人中选拔出来的,刚刚三十岁,办事应对上却都很老道,他在这儿等着,肯定是得知他们要回京的二哥担心自己又中途去别的地方,让人来接他们的。

陈管家抄着袖子,这时也看到了从漫天飘雪中走来的两车四马,欣喜地上前一步,看清那骑马的驾车的都是熟人,便忙迎了上去。

跟在陈管家一旁的两个小厮也赶紧回到长长的城门洞中,将停在里面的马车调过头。

京城的街道上因有临路店铺家小厮的打扫,也只是积着一片薄薄的雪,马车走过,比外面那种一过去能雪能把轮子漫去一半的城外道路上轻松许多。

乐轻悠这个坐车的都能感到这种轻松,又想掀开窗帘开街边景色,腰却被坐在一边的方宴揽了过去。

“已经看了好一会儿了”,他说着把一个暖炉子塞到她手里,“暖暖手。”

乐轻悠笑道“我不是想画一画这两天一路走来的雪景吗?”这么说,却还是老老实实靠在方宴怀里,捧着炉子和他一起看起书来。

雪中的京城,热闹并不减以往,尤其是那茶楼、吃食铺子,这时反而比以前更热闹几分,铺子里的雾气伴随着人们谈笑的声音传出来,别有一种岁月静好感。

但有人在温暖的食铺里享受美食,就也有穿着单薄的衣衫在雪花飘扬的室外讨生活。

坐在马车另一边的陈管家,抄着大毛袖子,在车篷的遮挡下半点雪花都落不到身上,正跟赶车的光海说这两年家里的变化。

什么家里新添的两位小主子,小小姐和小少爷有多可爱,什么又请了个淮扬的大厨,什么大少爷家的两位小少爷现在都在家里的。

正说着,陈管家不经意地往路边一看,那个穿着秋衫的矮小影子就进入了视线中,陈管家顿时有些怜悯地摇了摇头。

光海也转头看了一眼,那小影子是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带着个半旧的单布帽子,脸色冻得红彤彤的,正不停地搓着小手跺着小脚站在一个绣庄门口。

“小陈”,挥了下马鞭子,光海问道“那孩子认识?”

陈管家收回目光,唏嘘道“光伯,那孩子还算是咱们家的亲戚呢。”

车里,乐轻悠也因这一句话,掀开车窗帘往外看了一眼,巧的是那孩子所站在一旁的绣庄正好在她掀窗帘的这一边。

乐轻悠便很清楚地看见那小孩子的年纪和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