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以秋日为题(2 / 3)

大宋第一枪 话千秋 5503 字 2020-09-04

早就在家中准备好了,此次也是想要在人前显圣。于是站起身大声的道“请大家听好,我的诗是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好!”周围响起一片的叫好声,即便是蔡靖也是拍了一下手。董文非常高兴道“蔡大人,你是诗词大家,评判一下如何?”

蔡靖点头道“董贤侄这几句说秋天的黄昏,远来的西风吹打着门窗;我独自伫立楼头,怅然凝望。蜿蜒的河流,随帆船汇入秋江;荒草离离的原野,消失于天边四方。

区区几个字描写尽了秋天的悲凉,真是秋风秋景愁煞人也!”

众人听了一片叫好声,董文也是不住地捻须微笑,蔡靖接着道“贤侄,诗以言志,你这诗似有未尽之意,这言志的下半部分请你也读出来吧!”

“呃~”董秀一阵惊慌,先生给我做了这四句诗,也没有说还有后面的啊!这个混蛋,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他。

“这个,这个,大人我,我一时没有想好,再想想,再想想。”

众人听了都差点儿笑出声来,董文也是眉头紧皱。高庆裔笑道“贤侄能想出这半诗已经不简单了。先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贤侄是半秋诗压常园。”

董文拍手道“好!好一个半秋诗压常园,不过今天少年才俊居多,哪位能够续上这后面的几句,这诗就算是他的了。”

众人相顾无言,具都摇头不语,就是能够续上,不说是不是合适,也得得罪董文,不值得啊!

蔡松年微微笑道“小子不才,愿意为董兄续诗。我的后半部是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蔡靖猛地一拍桌子道“好!天色由阴转晴,山鸟快乐地欢唱;院落中的梧桐,在西风中瑟瑟作响。啊!大丈夫的感慨悲秋,原是为国家兴亡;岂能像那多愁善感的楚人,儿女情长。诗以言志,这几句一出,更是增色不少。”

蔡靖一句话说的董文和高庆裔等人无地自容,其他人也都是呵呵干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出声恭维。

高宠可不管这个,大声鼓掌道“这才是大丈夫所为,你们这些人一个个年纪不大,丰衣足食,有什么可悲的,真是装腔作势。”

董秀气的大怒道“好!好!我们是装腔作势。你倒是写一个不装腔作势的我们看看!就怕你只会罚酒三杯吧!”跟在他旁边的这些人一个个大笑了起来。

高宠冷哼一声道“本来我也没有想着作诗,不过看到你们这些人惺惺作态,我就写写你们刚才的丑态吧!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老来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他的这词说完,周围一阵寂静。蔡松年拍手道“妙啊!妙啊!这词说那些不经世事的少年们,因为不理解愁苦的滋味,为了写出好的新词,经常登高望远,无愁苦而勉强说有愁苦。

然而老年人,饱经忧患之苦,生活历尽艰辛。这些愁苦,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说也说不尽,还是不说罢了。唉!只好说,天凉了,秋天到了。

通篇渲染了一个“愁”字,“愁”字是全词的线索。上片的“愁”是附庸风雅,故作多情的闲愁;下片的“愁”才是真正的“愁”,是忧国伤时、报国无门之哀愁。

我敢说后面的都不用比了,今天秋诗里面以小王爷的这为魁!”

听了他的话,众人都诧异的看着高宠,即便是董文和高庆裔张了张嘴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只能心中暗暗地感叹人家开平王府的枪手水平实在是太高了。

高宠摆摆手道“承让,承让,蔡兄还没有出口,我哪敢妄称魁,请蔡兄为我们展现一下才华吧!”

蔡松年微微一笑道“好!小王爷珠玉在前。我也就寻着小王爷的意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