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让刘运长去找王作成,可想了想,还是让刘运长去打电话,就说自己找他,将王作成唤来。 此时,王作成并不在家,而是在班上开会。半小时后,他才匆匆赶到。 “爸,您找我何事?我正忙着呢,棉纺厂又有人要集体上访了。” 王作成满脸焦急,语气也不太和善。 刘运长看着眼前的王作成,与前些日子相比,他明显憔悴了许多。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疲惫与无奈,原本明亮的双眸如今也变得黯淡无光。 “我找你来,是想让你和小刘好好聊聊。” 王大爷说道。 王作成愣了一下。我和一个高中生有什么好聊的。 “他能帮你。” 王大爷语气坚定地说。 “爸,你是不是住院住糊涂了?就别瞎操心了。” 王作成气极反笑。 “王叔,你想挽救棉纺厂,我倒是有点想法,不知你是否愿意听听。” 刘运长直接开口。 王作成不知道这一老一小在搞什么名堂,但既然老爸把他叫来了,他也不好立刻就走,只好耐着性子坐了下来。 “王叔,我听说棉纺厂现在停产快半年了?已经陆续投入了不少资金,却依旧扭亏无望,工人上访问题严重,对吧?” 刘运长问道。王作成却没有回应。 “如今下岗潮才刚刚开始,这件事不可逆转。要解决这件事,宜疏不宜堵。” “我想,你们应该成立了安置中心、培训中心,也开展了扶贫帮困的救助工作,还采取了分流措施……” 刘运长不顾王作成是否听得进去,自顾自地喋喋不休地说了起来。 听着听着,王作成越来越诧异,“你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 “去年开始,政府投入了两百多万的资金,试图帮助棉纺厂扭亏为盈,结果收效甚微。越帮越难。 政府不得不统筹协调,将棉纺厂的职工分流到发电厂、县煤矿、酒精厂、建筑公司。 结果呢,这些厂子本来就自身难保,人员增加了,产量效益却没提升,反倒也要被压垮了。 上半年棉纺厂彻底停产,工人全面下岗。这不,分管的副县长都主动活动关系调走了。 再这样下去,其他几个厂子要是也完蛋了,估计社会就彻底乱了。 现在几个厂子的困难救助资金,一个月就得几万元。再这样下去,政府都要被拖垮了。” 刘运长心里暗笑,果然和他猜测的一样,前世的经历重演了。只是,前世此时的自己,还在农村放牛呢。 王作成满脸无奈。“政府成立了培训中心,提供免费技能培训,让下岗工人转岗或自主创业。可创业需要本钱啊,何况,买卖哪有那么好做的?老百姓没钱,东西卖给谁?” “我这仕途前程,也要毁在这上面了。天天就得面对老百姓上访。” 刘运长听着王作成的抱怨,真切地体会到了他的难处。 “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但又何尝不是一个机会呢?” 刘运长淡淡地说道。 “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县城,工业本来就不发达,下岗潮来袭,如何能支撑得住?双凤县是农业县,工业不发达,也没有能够承接这么多下岗人员的企业。” “谁说不是呢?” 王作成似乎找到了知音。渐渐听进去了。 “没有我们可以建啊?” 刘运长这时说道。 让王作看了刘运长一眼,随后叹了口气。 要是那么容易,县里领导不早就做了,这事也轮不到我头上。 “王叔,我不知道你在县里的话语权有多大?” 刘运长问道,看到王作成狐疑的眼神,又补充道:“我是说,在企业改革和工业建设上的话语权有多大?” “怎么说呢,我现在是副县长。但工业这一块,没人愿意沾边,现在我应该有很大的话语权。” 王作成想了想说道。
第147章 破局之法(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