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四章名师明师(2 / 3)

变臣 宇十六 5134 字 2021-01-04

和预想的场景有些不一样,早知道就应该让邓山长一起来了。

半晌,范先生开口道“当年我答应邓浩南帮他一次忙,他这是逼我还人情了。”

声音暗哑干涩,语气带着嘲讽,江安义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得沉默。屋内再次静下来了,突然,侧屋门口探出个小脑瓜,迅速地往屋内瞧了一眼。

“志昌。”范先生满是怒气地叫道。

那小脑瓜垂头丧气地走进屋内,向范先生施了一礼,苦着脸叫了声“爷爷”。

“子张篇背完了?”

“差不多了。”

“可知道怎么讲?”

小孩看了一眼青年,道“父亲正在给孙儿讲,来了客人就停下了。”

原来自己这个不速之客打扰了父子间的授课,江安义歉意地看了一眼小孩,不知怎的,想起自己这么大时父亲给自己讲解夫子语的场景来。

“啪”的一声响,吓了众人一跳,范先生操起竹杖,重重地在地上一敲,喝道“还不快去给志昌讲课,在这里做什么。”

青年只得起身,歉意地看了一眼江安义,道“父亲教训的是,孩儿这就去。”说着拉着小孩进了侧屋。

江安义愕然,这就是传说中令人景仰的范先生吗?难怪在路上那老者会骂他是疯子,普通人家也没有这样的待客之礼,何况范先生是当代大儒。

范炎中呼扇着鼻翼喘了半天粗气,用手一推桌上的书信,道“邓浩南的意思我知道了,他想让我收你为徒,但老夫已经发誓再不收徒,这件事休要再提起。”

江安义傻了眼,进门来自己只问了声好,思量的种种情形都没有派上用场,希望就直接破灭了。沉默,尴尬的沉默。江安义的心一直往下沉,原来所有自以为是的腾飞其实是在往下坠落。

看了一眼呆若木鸡的江安义,范炎中眉头紧皱,道“老夫生平不欠人情,欠邓浩南的人情自然要还他。这样,我有时会教我儿师本,你不妨在旁听听,能学到多少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不等江安义回应,范炎中站起身,大声叫道“师本,师本。”

青年从侧屋跑出,范炎中吩咐道“你带这小子到客房住下,我到外面去散散心。”说完,拄着杖,自顾自地离开。

青年一直在侧屋听着动静,看着江安义笑道“看来家父收下江贤弟了,跟我来,我带你去住的地方。”

江安义苦笑,这也算收下,这情况与当初在余府旁听差不多,只是范先生比余师可厉害的多,当然这位范师本比余家四秀要和气得多。

范师本很健谈,一路行来笑语不断,“家父二年前告病还乡,实际上是被逼无奈辞官回家。到家中后,家父病了一场,病愈后变得暴躁易怒,大夫说是心火过旺,当清心静养。于是家中便在此购置了处宅院,让家父休养,可惜见效不大。”

范师本说着叹了口气,江安义恍然大悟,我说范老爷子怎么跟传说中的相差那么大啊,原来是生病了,这就难怪了。江安义问道“可曾找寻良方?”

“唉,方子开了不少,但家父就是不肯用药,说他这是心病,没药可医。”

住处很简陋,和江安义以前的茅屋很相似,范师本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家中少有来客,过于简陋了,江贤弟莫怪。家父授课时我来叫你。”

很快,江安义就领略到了范炎中授课的“风采”。

这是第二天的上午,范炎中开讲“礼”,和余知节的旁征博引不同,范炎中的讲课言简意赅,直指核心。授课的方式如同庖丁解牛,三下五除二就将整个要义分解得清清楚楚,但如何运刀,怎样使力,所涉的典故、用辞一概不解释,江安义自问在书院时读了不少书,但这场半个时辰的课仅听懂了一半。

显然范师本早有预料,问了几个不懂之处,范炎中不耐烦起来,喝道“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