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八章 规矩就是规矩(上)(2 / 4)

“诺,臣明白!其实臣也只是想要给老家那边的乡亲们提前谋取一些福利,倒是没有其他的心思,陛下既然担心扩散开来,臣等着工部那边安排好了在弄也是一样。”米贱伤农的道理长孙无忌自然是懂的,故而李二一说,他便打消了在自己的食邑推广的念头。

至于说打造曲辕犁赚钱,家里有矿的长孙无忌还不至于贪图那么一点小钱。

李二听他如此说也没说什么,曲辕犁的优势在于,提高耕作效率,并不能提高产量。

之所以没有直接推广开,主要是因为,一旦全力推广,大量乡绅便会因为劳动量减轻而减少自家佃户的数量,将大量家务恒产者推向绝望的边缘。

所以在没有考虑好如何安置那些靠租田度日的百姓之前,李二并不打算全力推广曲辕犁的应用。

“无忌啊!”

“臣在。”

“关于前段时间的倭国的遣唐使,你怎么看?”

所谓遣唐使,其实跟现在的留学生差不多,不过在唐朝的时候,倭国派来大唐的遣唐使各行各业的人都有,甚至还有军人、和尚、道士。

李昊在宝鼎遇到的那一批便是遣唐使中的一部分人员,只不过其中有一半都是随性的护卫。

但就算如此,这些人也几乎占了遣唐使的三分之一之多,这些人在来到长安之后第一个打听的便是李昊的下落,毕竟在他们看来,李昊就是一个喜欢炫耀的小屁孩,只要说两句好话估计就能从其手中骗到大量的技术。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李昊喜欢炫耀不假,可那也是分对象的,对他们这些倭人,不弄死他们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把在大唐都算是顶级的技术传给他们。

所以小胡子那一拨人死的其实一点都不冤,就算是他们不在宝鼎整出事来,见到李昊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只是此时正在讨论倭人的李二和长孙无忌并不知道,他们口中的遣唐使已经有三分之一在黄河里面喂了王八。

长孙无忌想了想道“臣以为,倭人既然仰慕我天朝文化,传授给他们一些倒也无妨,左右不过是一些奇技淫巧之术,算不得什么大事,这样不仅可以使其对我大唐更加忠心,亦可显示我大唐朝廷的宽容大度。”

李二点点头“玄龄亦是这个意思,既然这样,那过几天就让礼部行文,在国子监给他们安排……十五个名额好了。至于其他人,只要不作奸犯科,可以让他们在大唐境内自由行动。”

商量已定,两人又聊了一些有的没的,李二又见了长孙无忌家的另外几个侄子,每人勉励几句,这才心满意足的与长孙皇后一同返回皇宫。

李昊不记得自己在哪里听过一句话,叫大船可以多冒险。

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李昊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没有坐船在黄河里面走过,否则他一定会知道,不管多大的船,在黄河里都不敢冒险夜间行船,否则就是在自寻死路。

李昊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跟程妖精心急赶路脱不开关系。

这家伙是家中独子,老娘没了自然是心急如焚火急火燎往家赶,李昊作为老程未来的女婿,肯定是不能拦。

于是,三艘五牙战船连夜出发,结果,还没到半夜呢,直接撞坏了一艘,如果不是当时撞坏的船排在第一个,后面的人反应及时,估计这一船人活不下来几个,那大船也得沉到水底变成若干年后的古董。

好在程咬金那老妖精在经历过一劫之后倒是学乖了不少,再也不胡乱指挥了,老老实实待在船舱里陪老婆。

当然,据程音音说,老程不出来的主要原因在于被程夫人崔氏给禁足了,并非是因为不好意思。

经过这段小插曲,接下来的日子余下两艘战船倒是顺风顺水,七天之后,战船出了黄河口,又半天后,在济州沿海处靠了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