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收拾起葡萄皮,又觉得妹妹抖的小机灵还真有点可爱。
“今天可习字了?”易洛川心里想着,脸上却是不显声色,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他接过妹妹手里的葡萄递给身后的阿平,转头来将让易香香每日都头疼的话题抛了出来。
“习了呢,先生还夸我来着。”这点易香香没有撒谎,今朝先生的确夸她学有所进,虽然字体仍旧不堪入目,但比起前阵儿,那算是很有进步了。
礼朝重学识,所以即使是女子也是会上女学的,男女大防这类说辞在礼朝并不存在,这是一个较为开明的时代。易香香还不到上学的年纪,易家为她的启蒙聘请了先生,每日拘着她咬文嚼字。
易香香的得意表现得非常恰当,易洛川从她的神色上知晓的确是得了夸奖,便不在为难于她,叮嘱好好习字学习,便带着小厮离了花园。
“哥哥忒小气,居然真的把我葡萄端走了。”易香香撇着嘴坐下来咕哝着,踹掉鞋子又躺回了榻上,正在收拾画架的妙琴闻言笑了起来。
“我的小姐耶,你真当少爷看不见画理收起的葡萄皮吗?”丫鬟们听见也跟着笑出声,虽然礼朝教条不算特别严苛,易府一家上下也都是好相处的主子,但规矩也有的,少爷在面前的时候丫鬟们是不会随意出声。也因为易夫人对内宅教育很是重视,易府的下人都是极为规矩的。不过妙琴等几个丫鬟是随着易香香一起长大的,对自己家小姐的性子很是了解,几个丫鬟也都是随着小姐逗闷子,经常被小姐调笑得无语问天,这会儿怼起小姐来,自然也是得心应手。
“诶呀这不想让他少念叨两句嘛,真是越长大越爱板着脸,这哥哥着实难伺候。”易香香说着,又瘫倒在垫软和了的藤塌上。
正在这个时候,去厨房问菜的丫鬟书美返回了花园,手上还端着一盅热汤,她道“刚到厨房就碰上刘妈妈,原来夫人那边也吩咐加菜呢!我偷听了两耳朵,估摸着是老爷要宴客;刘妈妈瞧见我,便让我给小姐端盅热汤来垫垫胃,今天可能得晚点才能用饭了。”说着将炖汤倒在小碗里,作势要喂易香香。
易香香懒得动弹的,但又确实觉得有些饿了,她坐起来接过书美手里的汤碗,哼哧哼哧的一股脑喝完,碗刚见底,易夫人林诗涵便出现在了花园里,她走过去对女儿说到“你这丫头怎么喝那么急,饿死鬼投胎呢!”笑骂着点女儿的额头,又说“太阳落下天就凉了,你别着凉了又累得我伺候你!赶紧回房去。晚饭且得等会儿,一会儿我让刘妈妈遣人给你们兄妹俩个送些点心再垫吧两口。”
“那我直接去哥哥那里吧,省得丫鬟们两处跑!”易香香笑着离开软榻,小胳膊小腿的就往哥哥离开的方向跑去,一副后面有狼追这的样子。
“这小丫头就怕回房被奶妈拘着学刺绣,这般难伺候也不知道是随了谁。”林诗涵无奈的扶额,同站在身后的刘妈妈说道。
“小姐还是孩子心性,正是贪玩的时候,要我说刺绣这活要的是耐心,她这年纪哪儿学得来,您不也到七八岁才持针线嘛。这一天天的被那晦涩的诗词已经够费劲了,这么小年纪哪里吃得消。”刘妈妈是林诗涵奶妈,说话自然毫无顾忌,要她说小姐可是聪慧可爱得紧,就该可劲儿的疼着;以后嫁妆配个丰厚,一生富足的做个大娘子,何必遭那个罪。
在礼朝生在官宦人家,哪怕只是一个小官,也是有一定积蓄的。礼朝地大物博,对官员的奖赏更是毫不吝啬。当然,也有穷得不得了的区域,只不过刘妈妈认知有限罢了。在她看来,小姐的以后没什么好愁的,易家前身本是商户,论起金银之物来说,在这百年县,绝对是屈指可数的。
林诗涵一时间被噎住,显然,在教育女儿这条指令上,易府所有人的想法都和她背道而驰。噢不对,至少儿子是和自己一边的,给女儿请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