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旅游业”亦是发财路(3 / 4)

非红颜不薄命 张谷秀 6904 字 2020-03-08

易洛川今年虽然也才九岁,但因为被胡氏寄予了厚望,七岁便被送进了百年县的书院。自小就养得极为端正的他,对于妹妹口中“遛鸟喝酒”的暗示,自然是会回击的!他伸手就给了易香香一个爆栗,后者痛呼出声。

“休得胡说!母亲说酒楼要我来管,你还是想想怎么说服我吧!”易洛川一本正经的说。

易香香听哥哥说出这话,就知道有戏,遂笑眯眯的说“哥哥你看,爹爹这几年来可是为县里操劳得快白了头发,我们做子女的总要分担下嘛!你放心,酒楼菜单我来帮你拟,你就管管人而已,不费事的。再说了,母亲让你来主持此事,一看就是自己分身乏术,也顺便历练下哥哥,哥哥怎么也得接了这挑战啊对吧。”易香香一席话有收有放。

要不说男子的个人英雄主义最容易控制呢,“挑战”二字自是让易洛川眼前一亮。但他在妹妹面前还是摆着谱的,所以还是板着脸说

“就你嘴贫,拟写菜单?你能认识几个字?”易洛川毫不留情地嘲笑妹妹。

“嘿,哥哥你小瞧人,我不会写我还不会说嘛!妙琴会帮我写的!”易香香嘟嘟嘴,一脸的不满。

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易香香胜出,易洛川知道自己这个妹妹对经商有兴趣,只是碍于年龄小不好自己出面,既然母亲都同意了,自然也愿意帮着挂了这个名头。

其实认真说起来,易家除了易洛川,哪个对经商没点兴趣?不说易老太爷,那毕竟是过去式了,就易夫人林氏,那也是管着几家铺子的。她说没空那是真没空,一天天的,家里的事铺子里的账,还有来百年县后置的庄子田地,哪个不用管。易西湖更不用说了,从易老太爷那里得了传授,把生意头脑都用在了百年县的治理上。

对的,易西湖任百年县令这些年来,将自己的生意经融会贯通,穿插于县城治理上,扶持商贾稳定经济;他虽然是百年县里的“地头蛇”,但从不压“强龙”,不仅与当地士绅官吏多有交好,更是连过路拜访的客商都引进家门招待。古代商人都没什么地位的,礼朝亦是,易西湖此举在商人心里大大的加了一把分,所以百年县做起商业改革的时候,完是不费吹灰之力。

其实商业改革这个路子,还是易香香给的点子。易府小姐有多爱财,在百年县那是已经人尽皆知了。逛书坊从不买大文豪的诗词歌赋合集,而是让自家丫鬟专挑话本子和奇人逸事,还有就是一些经商类书籍,买了让小厮一把把扛回家。这些书放到现代就是什么“如何一夜暴富”啊,什么“白手起家铸造商业帝国”之类的,不说其他,易香香此举在最初始的时候,让百年县人民一度怀疑是不是县令家克扣了大小姐的用度,把一个奶娃娃逼到了要操心怎么赚钱的地步。

其实奶娃娃易香香并不怎么看那些生意经,按常理来说她这个年纪是大字都不识几个的;为了打发时间又不想被看穿自己识字速度惊人,连话本子她都是让妙琴读给她听的;而买这些书的原因,只是她要营造一个自己从小就喜欢做生意的形象,为以后的敛财手段一个名正言顺的路子。

所以当初易西湖为百年县经济愁烦的时候,易香香的“生意经”就自然而然的派上了用场。百年县之前其实没那么富裕的,虽然不至于揭不开锅,但也仅仅是足够温饱而已。易西湖最初想改善经济,但不得法门。虽然易老太爷当初也是个生意人,但毕竟在京都那个销金窝,只要有点脑子,都能捞点钱的。易老太爷识人本事不错,但你要是让他改善一个县城的经济,还真没这能力。易西湖就一七品官,手下除了师爷和捕快,连个幕僚都没有,关于治理经济这块这可是一度让易西湖发愁啊。

其实易香香最开始并没想要给易西湖提什么点子,她那会儿来这个世界还不足三年,也不了解这里的经济民情,并不敢瞎说。只是有一次易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