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洛川中举,易家上下自然是喜气洋洋。易香香昨日看府里有些丫鬟婆子懒散,本来想这两天要敲打一番,如今有了喜事,自然是要延后再论。
慈安堂里一家大小用完早膳,适逢易西湖休沐,大家便坐在偏厅说话。
“川儿如今有出息,怎么都得摆宴席庆祝一下才是!那吴大人的嫡子前些年中秀才都大摆宴席,没道理我们不给川儿庆祝一下。”易老夫人莫氏坐在上首的紫檀福寿椅里说道;她说的吴大人是通州的州同知吴建斌,从六品,分掌通州内诸事务。
莫氏之所以这么说,是之前易洛川中秀才时她也说要庆祝下,不过却被自己家儿子易西湖以低调行事为由给拒了。这回她是说什么也得把这事篓起来,莫氏说完还瞟了一眼易老太爷易康文,要他站在自己这边。
“夫人说得有理,川儿年纪也不少了,趁此酒宴结交一些亲朋,将来也好为你父亲分忧。”易康文一本正经的喝着茶说道。
易洛川本来想拒绝祖母的提议,但易康文连“分忧”都带出来了,他作为小辈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等自家父亲下决定。
易西湖自然没有反对,因为林氏已经猜到了若是儿子中了,婆婆肯定会说办宴席的事儿;是以林氏昨晚就已经和易西湖说过,自家儿子这个年纪也是该见见世面,况且林氏还说她也要借这个机会相看相看有没有合适的女儿家,以后得给儿子定门好亲事。易西湖觉得自家夫人说得有道理,是以不用莫氏说什么,他就同意了宴席的事儿。
古代的成婚礼十分复杂,就是这婚前的相看都有一耗好些年的,再加上相看好后还要提亲、说媒、定亲三书六礼下来不是一两天能成事的,是以若是现在不先物色着,将来怕是要手忙脚乱。
易西湖自然是知道自家小妻子的顾虑,虽然现在自家儿子年少有成,登门说亲的比比皆是,但也不是随便抓一个都合适的;这结亲不仅要看姑娘本身的人品,还有看亲家的家世品性,这提前相看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想着像当初二房的大侄女,也是提前相看了的,不也到现在都没有合适的?是以他同意林氏的未雨绸缪。况且通州城很多像易洛川这个年纪的少年都已成亲,他当初是怕儿子耽误学业,不然早就让妻子去张罗了。
当然,易西湖以为二房大侄女是没相看到合适的,并不了解的是这个大侄女自己眼高于天。前年吴大人的夫人私下和林氏通了气,想让媒婆来说亲要把易若楠聘为儿媳;这说起来真算是顶好的姻缘了,那吴大人官居从六品,儿子吴峰又早已考得了秀才,将来也能成就一番事业的;而易若楠的父亲却是白身,是以若是姻缘有成根本该算是易若楠小小的高嫁。而且吴大人在易西湖手下做事,将来吴家内院也会对易若楠礼敬有加的。事实上也是因为易家大房的关系,吴家才想求娶易若楠,不然吴夫人是瞧不上易堂权的女儿的,哪怕易若楠才名在外。
当时林氏兴冲冲的跑去同黄氏商量,黄氏当时还挺高兴的,不想当天晚上她和自家女儿说了后,女儿竟然拒绝了。黄氏还记得易若楠的原话是“这林氏还真是好算计!吴大人在大伯父手下做事,那将来我岂不是连嫁出去了都还要受大房掣肘看他们脸色?那吴家也并不是高门显贵,比起昌平侯府更是天上地下,我一番努力才让自己声名远播,怎么能嫁得还不如那丫鬟!”易若楠对当初妙琴之事一直耿耿于怀,是以私下说话连伯母都不叫了,直接称呼林氏。
易若楠一番话让黄氏觉得十分有理,于是她第二天便让林氏回绝了吴夫人。林氏无奈,自此不再插手过问易若楠的婚事。而黄氏却是不如林氏那般应酬交往多,是以后面是越挑越不如那吴家,等到她们后悔了想要接受这门亲了,却传出吴家那位嫡长公子吴峰已经聘了崔判官的嫡女,连纳征都过了!若是易若楠还想要进吴家就